一提到空氣污染,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邢台,這個被稱為中國霧霾之都的邢台,很多人開玩笑的說這個城市也算“因禍得福”了,讓全中國人民著實關註了一下。不過除了邢台本地人可能有寥寥無幾的人會知道,前些年在邢台這個地方一直有一句很響亮的口號,在出租車的電子廣告牌上不停滾動:“還邢台青山綠水,走生態發展之路”。這是邢台市某前任市委書記在下決心整治邢台環境時提出的,可是就在這個官員被立案追查後,這句話再也無人提及,上任新官大多不願“走尋常路”,所以有關前任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也隨著幹部的落馬被打入“冷宮”。
  許多離任或者被查出問題的幹部去職後,一些既定的政策執行到一半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落實就戛然而止,從此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,其中不乏有益於廣大人民的政策。俗話說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於是總是在上任之際推出一些自己的看法,實行自己創新的政策,且不管這些政策到底能夠維持多久。其實想在新的崗位上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氣勢,這種想法是值得肯定的,只是那些被“現任官員”嫌棄的“前任政策”又該何去何從?無疑是幹部下馬,政策“株連”。
  大部分現任官員會對上一任官員,尤其是“攤上大事兒”的官員之前所作的工作和提出的現行政策全盤否定,這樣的做法筆者認為是缺乏理性認識和充分自信的。孰不知中國還有一句俗話說“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”,即便在這過程中這樹長歪了、沒種好、沒結果,可只要不是“朽木”大多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和利用價值的,可以嘗試著“扶一扶、正一正”,給它一次枯木逢春的機會。這不僅展示了一個人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強大氣場,同時也證明自己具備充分的自信。能夠讓在被人眼裡“半死不活、無藥可救”的政策“起死回生、搞大搞活”的幹事精神,擁有隻要對人民有利,任何時候都會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理想信念。
  去“撿”別人丟棄的東西,卻能“資源再利用”,去“吃”別人嚼過的饅頭,卻能“嚼”出新花樣來,這也不失為一種創新的精神和偉大的政績。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,“取其精華,棄其糟粕”才是乾實事、乾大事的真理,我想這個道理用在任何地方都是十分恰當的。
  好的政策不應該隨著官員的落馬而被打入冷宮,畢竟一個政策是否可行的評判標準是要看它是否有益於人民,而不是以評判制定這個政策的人好與壞為標準。政府的工作本質就是服務於民,還利於民,我們應該將一些好的政策和想法繼續發揚光大,這功勞也不比自己推翻前任全部做法而提出一套新思想、新套路要小。
  很多時候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,多方面區考慮,就會呈現出“橫看成嶺側成峰、遠近高低各不同”的效果,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還有可能節省很多不必要浪費的財力、人力,真正擺脫政府只做“政績工程”和“形象工程”的印象,讓一些急功近利的“私事”真正化成澤被千秋的惠民之事。
  文/張晶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官員落馬,政策不可被“株連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16dryw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